(明)陳獻章《寶陀禪寺漫興》詠[浙江]·普陀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陳獻章
寶塔凌空十丈高, 倚欄南望際鯨濤。
天花散處皆金地①, 海月生時見玉毫②。
夜氣澄清龍在窟, 秋風蕭爽鶴鳴皋③。
丹梯咫尺諸天近④, 香霧霏霏濕苧袍⑤。
【題解】寶陀觀音寺即普濟寺,在普陀白華頂南、靈鷲峰下,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初建于北宋,后幾經興廢,今寺為清代重建,敕賜“普濟群靈”寺額,故名普濟寺。寺中共有殿堂閣廡200余間,是山中供奉觀音大士的主剎。此詩描寫在秋月照耀下,登上凌空寶塔,眺望大海的景色,氣勢雄渾,境界開闊。
【作者】
陳獻章(1428—1500),明代學者。字公甫,號石齋,廣東新會白沙里人。正統十二年(1447)舉人,會試兩次落第,成化二年(1466)重游太學,被推崇為“真儒復出”,十九年以薦授翰林院檢討,不久放歸,后屢薦不起,逍遙山水以終。研經學,其詩卻主情、主趣,沖淡閑遠,有《白沙集》。
【注釋】
①天花散處:佛教故事,維摩詰說法,有天女散花于聽講者身上,以驗其是否有向道之心。②玉毫:佛教謂佛眉間白毫有巨大神力。唐李白《秋日登揚州棲靈塔》:“玉毫如可見,于此照迷方。”③皋:水邊高地。④丹梯:謂尋仙訪道之路。唐杜甫《贈特進汝陽王》詩:“鴻寶寧全秘,丹梯庶可凌。”邵寶之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⑤苧袍:苧麻袍。
上一篇:(明)屠隆《游普陀》詠浙江普陀山詩詞
下一篇:(清)繆燧《潮音洞》詠浙江普陀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