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鄭溱《舟次丈亭》寧波余姚丈亭詩詞賞析
明 ·鄭 溱
幾年蘿薜謝埃塵[1],今日扁舟系此身。
日落影垂江似火,星流尾制漢如鱗[2]。
丈亭風起秋聲近,蜀渡潮生夜色新[3]。
偏我槐黃無所事[4],六橋處處景撩人[5]。
作者簡介 鄭溱,字平子,號竺皋,別號秦川,明慈溪人。崇禎十三年(1640)列副榜,入國子監。明亡后不仕。著有《廣思錄》、《易象大旨》等。
注釋 [1] 蘿薜: 薜蘿,隱士之服,在此喻隱居。[2] 制: 古代長度名,一丈八尺,引申為長。漢: 天河,亦喻天。[3] 蜀渡: 蜀山渡。[4] 槐黃: 槐花黃的略稱。宋錢易 《南部新書》 :“長安舉子六月后,落第者不出京,謂之過夏。七月后投獻新課,并于諸州府拔解。人為語曰‘槐花黃,舉子忙’ 。” [5] 六橋: 在杭州西湖蘇堤上,此喻丈亭。
上一篇:明·李循義《自題耕讀堂》寧波鄞州耕讀堂詩詞賞析
下一篇:明·張煌言《舟次三山》寧波北侖華巖寺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