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馮全修《贈寶慶寺住持》寧波江北寶慶寺詩詞賞析
清·馮全修
宋代招提古渡湄,收帆來趁暮潮時。
碧流環(huán)繞曇華室[1],青蘚全侵東發(fā)碑[2]。
一盞禪燈傳寶月[3],滿櫥香缽供長眉[4]。
只今現(xiàn)有生公在[5],說法常將如意麾[6]。
作者簡介 馮全修,字敬安,號以齋,清慈溪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欽賜檢討。著有《木屑集》、《寄齋集》、《文濟堂集》。
注釋 [1] 曇華: 宋時寶慶寺主僧。[2] 東發(fā)碑: 宋德祐元年 (1275) ,寶慶寺主僧曇華新造觀音殿,黃震撰碑記。黃震,字東發(fā),慈溪人,寶祐 (1253—1258) 間進士。[3] 寶月: 佛家經(jīng)名,全稱“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jīng)” 。[4] 供: 祭。讀去聲。長眉: 人名,即長眉僧,后稱長眉羅漢。[5] 生公: 竺道生,西晉高僧。相傳他曾在蘇州虎丘講 《涅槃經(jīng)》 ,人多不信。后他聚石以為徒,宣講至理,石頭皆為之點頭,因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之說。在此喻高僧。[6] 如意: 僧具,世所謂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處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釋氏要覽》 : “如意之制益心之表也,故菩薩皆執(zhí)之。”麾:揮動。
上一篇:明·王稚登《舟過姚江(二首)》寧波余姚姚江詩詞賞析
下一篇:明·鄭滿《赭山寺落成同祝枝山訪洞上人》寧波江北赭山寺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