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浩然《經七里灘》詠[浙江]·七里瀧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孟浩然
予奉垂堂誡①,千金非所輕②。
為多山水樂, 頻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③,三湘吊屈平④。
湖經洞庭闊, 江入新安清。
復聞嚴陵瀨, 乃在茲川路⑤。
疊嶂數百里⑥,沿洄非一趣⑦。
彩翠相氛氳⑧,別流亂奔注。
釣磯平可坐⑨,苔磴滑難步⑩。
猿飲石下潭, 鳥還日邊樹。
觀奇恨來晚, 倚棹惜將墓。
揮手弄潺湲,從茲洗塵慮。
【題解】七里瀧又名七里灘、七里瀨。在富春江上游,起自建德縣梅城鎮,止于桐廬縣嚴陵釣臺。夾岸高山連綿,怪石嶙峋,千姿百態。一水中流,湍急如馬,澄清如練。下游有嚴子陵釣臺,故又名嚴灘或嚴陵瀨。此詩描寫乘船游歷七里瀧并為沿途的自然景色所陶醉。
【作者】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襄陽(今屬湖北)人。早年居鹿門山,讀書作文,開元十六年(800)入京應試,落第后漫游吳越等地,后張九齡鎮荊州,辟為從事,不兩年因病返襄陽。淪落平生,然詩名重于當時,李白曾頌之:“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與張九齡、王維等皆為忘年交,與王維齊名,同為唐代田園山水詩派代表,世稱“王孟”,有《孟浩然詩集》。
【注釋】
①垂堂誡:古人有坐不垂堂之誡,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因為屋檐下瓦片可能掉下來傷人。這里意思是不輕臨危險之地。②千金:指自己寶貴的身體。③五岳:我國五大名山,有不同說法,一般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向子:即向子平,東漢人,隱居不仕,子女婚嫁后,遂漫游五岳名山,后不知所終。見《后漢書·逸民傳》。④三湘:湖南湘鄉、湘潭、湘陰(或湘源)合稱“三湘”,但古人詩文中的“三湘”多泛指湘江流域或洞庭湖地區。湘江之沅湘、瀟湘、資湘也合稱“三湘”。屈平:戰國時詩人屈原,自沉于湖南汩羅江。⑤茲川路:這條江流上。⑥疊嶂:層層疊疊的山峰。⑦沿洄:順流而下稱沿,逆流而上稱洄。⑧氛氳:茂盛。⑨磯:水邊突出的大石。⑩磴:石階。(11)潺湲:水流貌。《楚辭·九歌·湘夫人》:“慌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12)茲:此。塵慮:世俗的想法。
上一篇:(明)袁宏道《天目山詠》詠浙江天目山詩詞
下一篇:(宋)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詠浙江七里瀧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