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盧照鄰《文翁講堂》詠[四川]·文翁石室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盧照鄰
錦里淹中館①,岷山稷下亭②。
空梁無燕雀, 古壁有丹青③。
槐落猶疑市④,苔深不辨銘⑤。
良哉二千石⑥,江漢表遺靈⑦。
【題解】
文翁,漢廬江舒人,景帝時任蜀郡太守,鑒于當地文化落后,籌資筑石室辦學,并選派張叔等人去長安學,成為四川歷史上由地方政府創辦的第一所學校(《漢書·循吏傳》)。歷代多有增修。舊址在今成都石室中學。此詩描繪文翁石室的靜謐氣氛,并表露出對這位熱心辦學的古代教育家的景仰之情。
【作者】
盧照鄰,唐代詩人。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博學能文,20歲為鄧王李元裕府典簽,總攬書記,龍朔中遷益州新都尉,后離蜀入洛,咸亨三年(672)染風痹癥,后不堪病痛, 自投潁水死。工詩歌、駢文,與王勃、楊炯和駱賓王并以文詞著名海內,被稱為“初唐四杰”,原有集散佚,后人輯有《幽憂子集》,今有《盧照鄰集》。
【注釋】
①此謂石室在蜀文教之盛,有如魯之淹中。淹中,春秋時魯國里名,在今山東曲阜,漢初曾在此發現儒家典籍。②岷山:今四川、甘肅邊界綿延山脈之總稱,此代指蜀地。稷下:戰國時齊國都城臨淄的稷門外有齊宣王所設學宮,稱“稷下”。稷下學宮曾招致四方之士,促進了當時學術的繁榮。③“空梁”兩句寫石室已荒廢。丹青:本指丹砂、青雘,繪畫顏料,代指繪畫。晉武帝時蜀郡太守張牧,曾在石室四面墻上,繪制了上古以來君臣及孔子七十二賢人畫像。④槐落:此以長安槐市喻石室?!度o黃圖》記唐時長安常滿倉北有槐市:“列槐樹數百行為隊,無墻屋。諸生朔望會此市,各持其郡所出貨物及經傳書記、笙磬樂器,相與買賣,雍容揖讓,或議論槐下?!雹葶懀菏?。唐岑參《文公講堂》詩:“豐碑文字滅,冥寞不知年?!雹薅簼h代太守一級地方官員的俸祿數,代指太守,此指文翁。⑦此句言文翁之英靈如長江、漢水一樣永存。江漢,長江、漢水,古代認為同源于岷山。
上一篇:(唐)張籍《成都曲》詠四川萬里橋詩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