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中丞征蠻
嶺表古夷隩(2),秦漢拓山河(3)。
中代更叛服(4),功收兩伏波(5)。
宋弱屢搖扇(6),狄青勝算多(7)。
我朝大一統,內款開牂牁(8),
蠻丑近弗靖(9),戎壘郁蹉跎(10)。
嵐岡吼兕象(11),澈窟鳴黿鼉(12)。
皇命整厥部,卷甲提天戈(13)。
賊據大藤峽(14),全師搗其窠。
先入奪人氣,迅速凌浮艖(15)。
錯谷竄佚豕(16),叢篁上下坡(17)。
飭罰士用命(18),一鼓奮追呼。
疾驅出荔浦(19),斷藤沖盤渦(20)。
陣似蟠蛇去,鋒如破竹過。
烈火燎柔毛,撲滅無幾何。
惟戰威勝愛,惟師克在和(21)。
掠氓無妄殺,殘孽堪撫摩(22)。
蠢茲蜂蟻屯,椎跣同么麼(23)。
匪邀萬里伐,赤子傷薦瘥(24)。
乘銳振皇靈(25),宣慈起宿疴(26)。
坐鎮帖不譁,戡亂藉廟謨(27)。
且上平蠻略,無徒奏凱歌。
安邊在擇吏,秉公罔偏頗(28)。
近習私不逞(29),服寀誡漁苛(30)。
推恩衆可結,申法令無佗(31)。
將士氣自倍,虎豹在山阿(32)。
諸蠻懾且懷(33),功偉守嵯峨。
剿撫倘無術,調集誰能那。
愿終覃稱德,永清秩南訛(34)。
詩詞類別:懷古詠史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詠青山泉
(1)韓中丞:即韓雍,字永熙,明代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爲鎮壓大藤峽農民起義的主要人物之一。從成化元年到三年,曾率領十六萬大軍分五路圍剿大藤峽,斬殺、擄掠起義農民數萬人。有《斷藤峽疏》,《議斷藤峽善后疏》、《議處廣西地方事宜疏》。 征蠻:指其鎮壓大藤峽起義事。
(2)嶺表:謂五嶺以外之地,即嶺南。 夷隩:指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地區。
(3)秦漢拓山河:秦始皇二十六年,遣尉屠睢率五十萬大軍進攻百越,很快擊敗閩越(在今浙江、福建一帶)、南越(在今廣東)的抵抗,惟攻西甌(在今廣東西南部、廣西南部以至于云南東南部)秦軍受挫,三十三年,秦始皇自內郡發軍增援,征服西甌,在南越、西甌故地及其相鄰地區建置南海、桂林、象郡諸郡。漢武帝元鼎五年,遣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僕等人率軍攻入南越,招納越人,西甌四十萬余人也一并歸漢。漢朝遂以其地置爲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
(4)更叛服:或叛或服。更,交替、更替。
(5)兩伏波:一是漢武帝所派的伏波將軍路博德,一是漢光武帝所派的伏波將軍馬援。
(6)搖扇:騷擾,煽動鬧事。
(7)狄(dí敵)青:宋河西人,字漢臣,善騎射。宋皇祐四年儂智高起兵反宋,宋師屢敗,五年,以青宣撫荊湖南北路。值上元節,青張燈設宴,大會諸將,于是夜率精兵突破崑侖關,儂軍大敗,智高敗走云南大理。狄還拜樞密使。
(8)“內款”句:意謂征服西南諸少數民族。 內款:即納款,歸順,降服。 開:開發,開拓。 牂牁(zāng gē臟哥):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置,轄境包括貴州大部及云南東境和廣西北境的一部。此泛指西南諸省。
(9)蠻丑:猶言蠻衆。丑,同類。
(10)戒壘:軍壘,營寨。 郁:阻滯。 蹉跎:失足,顛躓。
(11)嵐岡:山氣蒸潤的山岡。
(12)瀧(lóng龍):湍急的水流。 黿(yuán元):大鼈。 鼉(tuó駝):動物名,亦稱揚子鰐。
(13)卷甲:披甲。 天戈:帝王的軍隊。
(14)大藤峽:在廣西桂平縣西北,形勢險要,黔江貫其中,峽口原有大藤可攀援通兩岸。
(15)浮艖(c há茶):木筏。
(16)錯谷:縱橫交錯的山谷。 佚豕:走失逃跑的豬。喻戰敗逃散的民衆。
(17)叢篁:叢生的竹子。
(18)飭罰:整頓,處罰。 用命:服從命令,效命。
(19)荔浦:縣名。即今廣西荔浦縣。
(20)斷藤:大藤峽口原有大藤通兩岸,韓雍破大藤峽,將此藤斬斷。盤渦:水流迴旋成渦。
(21)“惟戰”二句:意謂用戰爭的威力去制勝敵人,但還要給予安撫。
(22)殘孽:殘余的叛亂者。 堪:可以。 撫摩:撫慰。
(23)椎跣:指南方少數民族。椎,椎髻,盤髻如椎。跣,赤腳。古代南方少敷民族多椎髻跣足,故以“椎跣”指稱之。 么麼:微小,指微不足道的人。
(24)赤子:指百姓。 薦瘥:連續不斷的災禍。薦,頻,一再。瘥,病,災疫。
(25)皇靈:皇帝的威靈。
(26)宜慈:傳達帝王的慈愛。 宿疴:平素的疾病。
(27)戡亂:平定叛亂。 廟謨:朝廷的謀略或計策。
(28)罔(wǎng往):不。 偏向。不公平。
(29)近習:獵近臣,帝王的親信。 私不逞:不得逞其私欲。
(30)服寀。即服采。治事之臣。 漁苛:用不正當的手法去掠奪百姓。
(31)申法:申明法令。 無佗:無害。
(32)山阿:山之曲隅。
(33)懾:害怕。 懷:歸順。
(34)永清:永遠清平。 秩南訛:興起南方教化之事。《尚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傅》:“訛,化也。掌夏之官,平敘南方化育之事,敬行其教,以致其功。”
董傳策
董傳策(生卒年不詳),字原漢,明代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縣)人。嘉靖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五○)進士,除刑部主事。疏劾嚴嵩稔惡誤國六罪,下獄問主使,拷掠慘毒,再絕復蘇。會地震得赦,謫戍廣西南寧。穆宗立,召復故官。萬歷初, 累遷南京禮、工二部侍郎。言官劾其受賄,遂免歸。因繩下過急,竟爲家奴所害。有《奏疏輯略》、《采薇集》、《幽貞集》、《邕歈集》、《奇游漫記》。
朝代:明代
籍貫:上海松江
上一篇:董傳策《青山歌》寫景抒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韓雍《題行臺喜雨堂》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