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孫錤《桂湖謁楊升庵先生像》詠[四川]·桂湖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孫錤
翩翩廷對佳公子, 莽莽投荒老侍臣①。
家殉國恩仇濮儀②, 名高天譴歿滇塵③。
清風(fēng)明月三秋曲④, 毛羽云霄萬古人⑤。
異代故園遺像在⑥, 玉堂金齒漫傷神⑦。
【題解】
桂湖在新都城西南,占地約70畝,湖面30畝。湖中種荷,沿湖植桂樹。原為明代文學(xué)家楊慎故居。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明正德時(shí)狀元及第,嘉靖時(shí)因觸怒世宗,貶死于云南保山,其詩文著名于當(dāng)時(shí),對后世也很有影響。楊慎少年時(shí)曾讀書于桂湖,并種荷植桂,營造園林。清代其里人曾于湖中建楊升庵殿以表紀(jì)念。現(xiàn)辟為桂湖公園,內(nèi)有楊升庵著作陳列室。此詩對楊慎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對其文學(xué)成就則作了高度贊揚(yáng)。
【作者】
孫錤,字瘦石,號鵝溪居士,清乾隆、嘉慶時(shí)郫縣人,著有《郫書》、《瘦石詩鈔》。
【注釋】
①“翩翩”兩句寫楊慎因參加明世宗嘉靖時(shí)“大禮議”被貶事。明世宗是武宗從弟興獻(xiàn)王子,即位后議興獻(xiàn)王尊稱,群臣多與世宗想法不同,時(shí)稱“大禮議”,至嘉靖三年(1524),世宗定大禮議,以興獻(xiàn)王為“皇考”,群臣力爭,被杖死17人,下獄者100多人,楊慎也觸怒世宗,被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今云南保山縣),時(shí)楊慎37歲,故稱“佳公子”。投荒,被流放到荒遠(yuǎn)地方。唐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一身去國三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楊慎在謫戍云南達(dá)40年,故稱“老侍臣”。②仇濮儀:指楊慎反對世宗稱其生父為“皇考”事。濮儀:用北宋朝典實(shí)。宋英宗為濮安懿王之子,仁宗立其為皇子,即位后,朝臣討論崇奉濮王的典禮,歐陽修、韓琦等執(zhí)政大臣主張稱“皇考”,呂海、司馬光等主張稱“皇伯”,后決定稱“皇考”,呂海等人都被黜。楊慎反對稱明世宗生父為“皇考”,故言“仇濮儀”。③歿滇塵:此言楊慎死于云南貶所。④楊慎《桂湖曲送胡孝思》詩中有: “君來桂湖上,湖水生清風(fēng)。清風(fēng)如君懷,灑然秋期同。……湖風(fēng)向客情,湖月照人明。別離俱有意,風(fēng)月重含情……”等句。⑤此句化用杜甫詩稱頌楊慎。杜甫《詠懷古跡》詩贊諸葛亮有“萬古云霄一羽毛”句。⑥異代:隔代。⑦玉堂:漢侍中有玉堂署,后稱翰林院為玉堂,楊慎曾任翰林院修撰。金齒:明代指云南永昌(今保山),因其地有金齒人而得名。
上一篇:(明)楊慎《春三月四日仰山余尹招·游疏江亭觀新修都江堰》詠四川都江堰詩詞
下一篇:(宋)宋祁《成都》詠四川成都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