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范成大《離堆行》詠[四川]·都江堰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范成大
殘山狠石雙虎臥, 斧跡鱗皴中鑿破①。
潭淵油油無敢唾②, 下有猛龍跧鐵鎖③。
自從分流注石門, 西川粳稻如黃云④。
刲羊五萬大作社, 春秋伐鼓蒼煙根⑤。
我昔官稱勸農使⑥, 年年來激西江水⑦。
成都火米不論錢, 絲管相隨看蠶市⑧。
款門得得酬清尊, 椒漿桂酒刪膻葷⑨。
妄欲一語神豈聞? 更愿愛羊如愛人!
【題解】
都江堰在灌縣城西的岷江上,是中國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戰國秦昭王時蜀郡守李冰率眾興建。岷江洶涌,經都江堰則變害為利,水出寶瓶口流入內江,灌溉農桑,使川西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都江堰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個部分組成。寶瓶口是人工鑿開玉壘山,形成離堆,引岷江水入內江的總入水口。離堆系人工鑿山而成,形勢嵯峨,氣象雄偉。此詩寫離堆形勢,熱情歌頌李冰治水為民造福的功績,但對大規模殺羊祭祀的方式不以為然,表現出作者對民瘼的關心。
【注釋】
①“殘山”兩句寫離堆形勢。皴,破裂。②油油:水流貌。不敢唾:不敢不尊重。三國魏曹丕《雜詩》: “千里不唾井,況乃昔所奉。”佛典《智度論》: “若入寺時,當歌唄贊嘆,不唾僧地。”③民間傳說李冰曾入水制服岷江孽龍,鎖于離堆下的伏龍潭中。后人因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龍觀,現存建筑為清代重修。跧:蜷伏。④西川:川西地區。⑤“刲羊”兩句說當地人民為紀念李冰的功績,春秋兩季,都要在社樹下敲鑼打鼓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宰羊達5萬頭之多。刲,宰殺。⑥范成大曾知處州,修復通濟渠,又曾任靜江知府兼廣西安撫使,作此詩時任四川制置使。⑦此句是說引水抗旱。激西江水,即引西江水。《莊子》曾載“涸澤之鮒”的寓言,謂車轍中有魚,因水干而求救于人,其人曰:“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之,可乎?”西江之水,謂大江之水。⑧“成都”兩句謂因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糧食和蠶桑豐收。火米, 《后山叢談》載: “蜀稻先蒸而后炒,謂之火米,可以久積。”絲管:指歌吹音樂。“絲”指弦樂,“管”指管樂。蠶市,蜀中正月至三月的市集謂“蠶市”,自州城至屬縣,多貨蠶農之具及花木果藥雜物。⑨“款門”兩句言,我今天特地來祭神,奉上椒漿桂酒而刪去祭羊等膻腥之物。款門,扣門。得得,特地而來。酬清尊,以酒酬神。椒漿桂酒,指摻有椒桂的酒,《楚辭·九歌》:“奠桂酒兮椒漿。”
上一篇:(宋)范成大《上清宮》詠四川青城山詩詞
下一篇:(明)楊慎《春三月四日仰山余尹招·游疏江亭觀新修都江堰》詠四川都江堰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