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送張嘉州》詠[四川]·凌云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蘇軾
少年不愿萬戶侯, 亦不愿識(shí)韓荊州①。
頗愿身為漢嘉守②, 載酒時(shí)作凌云游。
虛名無用今白首, 夢中卻到龍泓口③。
浮云軒冕何足言, 惟有江山難入手④。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⑤。
謫仙此語誰解道⑥, 請(qǐng)君見月時(shí)登樓。
笑談萬事真何有, 一時(shí)付與東巖酒⑦。
歸來還受一大錢, 好意莫違黃發(fā)叟⑧。
【題解】
作者是眉山人,嘉州可以說是其故鄉(xiāng)。所以友人到家鄉(xiāng)去做官,免不了要夸耀家鄉(xiāng)之好。此詩作于北宋元祐五年(1089),時(shí)作者任杭州知州。作者另有一首《送呂昌朝知嘉州》詩,也表達(dá)了這個(gè)意思。其詩曰:“不羨三刀夢蜀都,聊將八詠繼東吳。臥看古佛凌云寺,敕賜詩人明月湖。得句會(huì)應(yīng)緣竹鶴,思?xì)w寧復(fù)為蒪鱸。橫空好在修眉色,頭白猶堪乞左符。”
【作者】
蘇軾,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生平見前江蘇《送鄭戶曹》詩。
【注釋】
①“少年”兩句借李白《與韓荊州朝宗書》句: “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shí)韓荊州。”②漢嘉守:漢嘉太守,此指嘉州太守。東漢陽嘉二年(133)改青衣縣置漢嘉縣,治在今名山縣北,三國蜀章武元年(221)在漢嘉縣治漢嘉郡,治平羌(今樂山)的嘉州為北周大成元年(579)置,故“漢嘉”可為嘉州之古地名。③龍泓口:或云在凌云山上。或指凌云山、烏尤山下三江交匯之處。北周大成元年(579)置嘉州,治在平羌縣(即今樂山),隋開皇十年改平羌縣為龍游縣,傳說因隋伐陳,有龍見于江口引軍而改名。④“浮云”兩句謂一官不足貴,最難得的是江山美景。⑤“峨眉”兩句本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平羌,平羌江,即青衣江,源于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入岷江,樂山曾因江而得名平羌縣。⑥謫仙:李白。⑦東巖酒:東巖在嘉州城東佛峽,即圣岡山。《蜀中名勝記》引《方輿記》謂東巖:“巖半有洞,出泉清洌,宜釀。”作者原注: “佛峽人家白酒舊有名。”⑧“歸來”兩句用典,希望張嘉州做一任好官。《后漢書·循吏傳》載,劉寵為太守,革除弊政,郡中大化。卸任時(shí)有五六老叟“人齋百錢以送寵”,劉寵只“選一大錢受之”。
上一篇:(唐)岑參《登嘉州凌云寺作》詠四川凌云寺詩詞
下一篇:(宋)范成大《凌云九頂》詠四川凌云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