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薛能《凌云寺》詠[四川]·樂山大佛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薛能
像閣與山齊①,何人致石梯②。
萬煙生聚落③,一崦露招提④。
齊月人來上⑤,殘陽鴿去棲。
從邊亦已極⑥,烽火是沈黎⑦。
【題解】
樂山大佛在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水合流處。大佛為依凌云山棲鸞峰斷崖鑿成的一尊彌勒坐像,又稱凌云大佛。始為唐開元元年(713)名僧海通開鑿,后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于貞元十九年(803)完成。通高71米,頭長14.7米,佛頭與山齊,腳踏大江,佛足上可坐百余人,俗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整個佛像氣魄雄偉,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此詩記唐代樂山大佛“像閣與山齊”之景象,作者時任嘉州刺史。
【作者】
薛能,唐代詩人。字太拙,汾州(今山西汾陽)人,會昌六年(846)進士,大中六年補周至尉,歷太原、河陽從事,又任都官、刑部員外郎,咸通五年(864)李福鎮劍州,表為節度副使,攝嘉州刺史,遷同州刺史,拜京兆尹,后官工部尚書、忠武軍節度使,死于兵變。詩多題詠寄贈之作,存《許昌集》。
【注釋】
①像閣:樂山大佛歷90年時間始完成,上覆13層重樓,稱大像閣,宋代易名為天寧閣,明末毀。②石梯:佛像右側有凌云崖九曲棧道,沿岸迂回而下,可達江邊。③此句寫與凌云山隔河相望的嘉州城人煙密集。④一崦:一山。招提:佛寺。⑤齊月:全月、圓月。⑥此句謂自己已經到了極邊遠的地方。⑦烽火:戰事,戰火。沈黎:漢元鼎六年(前111)置沈黎郡,治在今四川漢源縣東北,天漢四年(前97)廢,十六國成漢復置,北周天和三年(568)廢。又隋開皇中曾設沈黎縣,治在今漢源縣東南。
上一篇:(宋)蘇轍《初發嘉州》詠四川烏尤山詩詞
下一篇:(宋)陸游《謁凌云大像》詠四川樂山大佛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