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枚《歌風臺二首》詠[江蘇]·歌風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袁枚
高臺擊筑憶英雄①,馬上歸來句亦工②。
一代君臣酣飲后, 千年魂魄故鄉中③。
青天弓劍無留影, 落日河山有大風④。
百二十人飄散盡⑤,滿村牧童是歌童⑥。
泣下龍顏氣概粗⑦,子孫世世免全租⑧。
有情果是真天子, 無賴依然舊酒徒⑨。
父老尚知皇帝貴, 水流如聽筑聲孤。
千秋萬歲風云在, 似此還鄉信丈夫⑩。
【題解】“有情果是真天子,無賴依然舊酒徒。”作者過歌風臺而思劉邦故事,贊頌、傾慕的同時也不無嘲諷。酣暢可讀。
【作者】
袁枚(1716—1793),清代文學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出知溧水、江浦、沐陽、江寧等縣,40歲辭官定居江寧小倉山之隨園,專事詩文著述。清乾隆時以名士風流著名天下,論詩主張抒寫性情,工文章,善辭賦駢文,有《小倉山房詩文集》等。
【注釋】
①高臺:指歌風臺。筑:古樂器,似箏,擊之以和歌。《史記·高祖本紀》: “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②此句謂劉邦平黥布歸故鄉詠《大風歌》事,贊《大風》歌詩出色。③此句亦本《史記》。 《高祖本紀》:“(高祖)謂沛父兄曰:‘游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后吾魂魄猶樂思沛。’”④“青天”兩句謂漢高祖赫赫武功已無蹤跡,惟《大風歌》留傳至今。⑤百二十人:《史記·高祖本紀》:“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⑥《史記·高祖本紀》:“及孝惠五年,思高祖之悲樂沛,以沛宮為高祖原廟。高祖所教歌兒百二十人,皆令為吹樂,后有缺,輒補之。”⑦泣下龍顏:《史記·高祖本紀》:“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⑧漢時以沛邑為高祖湯沐邑,免租調。⑨《史記》謂劉邦少本無賴之徒: “……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⑩信:確實。
上一篇:(宋)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詠江蘇南京詩詞
下一篇:(宋)張耒《登海州城樓》詠江蘇海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