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孫爾準(zhǔn)《水調(diào)歌頭·月夜登包山翠峰絕頂望太湖》詠[江蘇]·太湖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孫爾準(zhǔn)
今夕是何夕?天上玉京秋①。包仙去后,遺卻笙鶴在山頭。七十二峰煙翠②,三萬千頃波浪③,都作月華流。西子此中去④,極目少扁舟。 更何須,銀漢水⑤、寫雙眸。一聲吹裂霜竹,喚起玉龍游⑥。我欲乘之東下,看取玉壺天地⑦,何處有瀛洲?身外且休問,醉酌碧花甌⑧。
【題解】包山即洞庭西山,傳說有包仙在此得道,因以為名。此詞極寫太湖月夜的清幽景色。
【作者】
孫爾準(zhǔn),字平叔,號(hào)萊圃,無錫人。清嘉慶進(jìn)士,累官閩浙總督。工詩詞,有《泰云堂集》。
【注釋】
①玉京: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唐白居易《夢仙》詩: “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京。”②七十二峰:太湖周圍之山及湖中島嶼號(hào)稱七十二峰。③三萬千頃:太湖水面號(hào)稱三萬六千頃。④西子:西施。傳說西施隨范蠡乘扁舟泛太湖而去。⑤銀漢:銀河。⑥“一聲”兩句謂笛聲清越如龍吟。⑦玉壺:《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謂費(fèi)長房見市中一老人懸壺賣藥,市畢即跳入壺中,長房請(qǐng)隨老人入壺,但見其中玉堂富麗、酒食俱備。后因以“玉壺”代指仙境。宋王沂孫《無悶·雪景》詞:“待翠管吹破蒼茫,看取玉壺天地。”⑧碧花甌:疑指“碧洞杯”,一種用荷葉制成的飲酒器。
上一篇:(宋)蘇舜欽《望太湖》詠江蘇太湖詩詞
下一篇:(清)舒位《月夜出西太湖作五首錄二》詠江蘇太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