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王文成公祠 (清)沈文學》詠貴州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荒涼祠宇對斜曛②,儒雅千秋大雅群③。
朱陸之間分一席④,孫吳而外有三軍⑤。
牂牁古驛生春草⑥,越國青山隔暮云⑦。
當年龍場曾瘞旅⑧,他鄉誰忍讀遺文⑨。
①此詩表現作者對王陽明的敬仰以及對其被貶貴州的同情。②斜曛: 日落時的余光。③儒雅: 指儒家思想熏陶的博學之士。千秋: 歲月久遠。大雅:指才德高尚之人。漢班固《西都賦》有“大雅宏達,于茲為群”之句。④朱陸:朱熹和朱九淵,南宋思想家。朱熹提倡理學,陸九淵提倡心學,心學不承認天理,只承認人心,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題。王陽明繼承了陸象山(九淵)的學說,認為“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仁義道德只在人心中,“不假外求”。他把這種存在于每個人心中的理稱為“良知”,提出“致良知”的學說。當時影響很大,被稱為王學。分一席: 指王學方與朱、陸抗衡,占一席之地。⑤孫吳:戰國時軍事家孫武和吳起。有三軍: 王守仁曾率兵平定“宸濠之亂。”⑥牂牁: 古代牂牁郡在今貴州境內,此借指貴州。古驛:古老之驛站。⑦越國:指王守仁故鄉浙江余姚一帶。⑧瘞(yì)旅: 埋葬死于旅途、他鄉者。王守仁為龍場驛丞時,見吏目(負責緝捕竊賊的官員)攜一子一仆自京師來,客死于龍場,曾于正德四年(1509)秋月三日作《瘞旅文》祭吊,并為之收葬。⑨遺文:即指《瘞旅文》。
上一篇:《上東山·朱德》詠貴州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天臺山》詠貴州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