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初
永樂初(1),給事姚伯善采木廣右(2),被瘴客死(3),殯及六十年,至其孫榛鶴,始克歸葬先兆(4),作詩記之。
惟昔永樂初,皇帝治明堂(5)。
取材蒼梧野,在楩楠豫章(6)。
督以給事臣,若曰伯善行。
公素侃察聞(7),百辟得激揚(8)。
譬如公輸子(9),材悉良不良。
此行固天簡(10),公亦喜自當。
握節指八桂(11),伐鼓官舲揚(12)。
惟木彌萬山,計材不計章。
昂霄及聳壑,乃適于棟梁。
此處瘴癘地,氣候日不嘗。
公病即不治,骨肉懸江東。
無人事綏復,其魂悵彷徨。
枯藤束木函,一殯六十霜。
嗟嗟榛鶴輩,祖死而后生。
但知彼有殯,不知在何方。
坐輙向西南(13),行亦西南望。
雖劇返葬心,日月何忙忙。
無財亦無時,猶盲者無相(14)。
天實使湯公,官廣得其詳。
書報在全州,湘山寺之旁(15)。
如因曼父母,始知墓在防。
二子讀書畢,哭踴如初喪。
榛行不擇日,即日裹糇糧(16)。
鶴云兄當住,小弟力頗強。
此櫬所不返(17),不復再見兄。
出門當嚴冬,雨雪滿大荒(18)。
九溪多鼉鱷(19),鼓濤播舟航。
五嶺饒虎豹(20),磨牙引饑吭(21)。
鶴行無恐怖,孝至膽氣剛。
逢彼全州境,入寺悲荒涼。
宛然三門側(22),有垤記其藏(23)。
拜之號三遶,聞者痛肝腸。
發函升輀車(24),奉還萬里鄉。
白骨猶再肉,樂歸所自生。
藹藹桑梓里(25),郁郁楸梧岡(26)。
得從先人兆,如齊返周葬。
況與元配合,孤雌成鴛鴦。
嗚呼二子者,生死有耿光(27)。
嗚呼二子者,古義行于今。
嗚呼二子者,頹俗亦可興。
虞山若增高(28),琴川若增長(29)。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永樂:明成祖年號,公元一四○三年至一四二四年。
(2)給事:即給事中,官名,掌侍從規諫,糾察六部的弊端。廣右:即廣西。
(3)客死:死在他鄉。
(4)克:能夠。先兆:埋葬祖先的墓域。
(5)明堂:古代帝王宜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均在此舉行。
(6)楩(pián駢)楠豫章:皆木名。
(7)侃:耿直。
(8)百辟:諸侯。后泛指公卿大官。激揚:激濁揚清。
(9)公輸子:公輸班。春秋魯國人,又稱魯班。我國古代的著名工匠,歷代木工都尊他爲祖師。
(10)簡:選擇。
(11)八桂:廣西的代稱。
(12)伐鼓:擊鼓。齡:有窗牖的小船。
(13)輙:總是。
(14)相:扶助盲人的人。
(15)湘山寺:在廣西全州西門外,湘山之陽。唐咸通三年建,有無量壽佛塔。本名孝寺,又名景德寺,宋時改此名。
(16)糇(h6u侯):乾糧。
(17)櫬:棺。
(18)大荒:遼闊的原野。
(19)九溪:在浙江杭縣煙霞嶺西南。鼉(tuó駝):即揚子鰐,俗稱豬婆龍。
(20)五嶺:我國南部的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嶺。饒:多。
(21)引:伸長。吭:喉。
(22)三門:寺院大門。
(23)垤(dié迭):小土墩。
(24)輀(èr而):喪車。
(25)桑梓里:鄉里,故鄉。
(26)楸:落葉喬木,干直,葉似桐,花黃綠色,實成夾。
(27)耿光:光輝。
(28)虞山:山名,在江蘇常熟縣西北。
(29)琴川:水名,在江蘇常熟縣。
沈周
沈周(公元一四二七——一五O九),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明代長洲(今屬江蘇吳縣)人。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及長,郡守欲以賢才薦,筮易,得遯之九五,遂絕意隱遁。風神蕭散,如神仙中人。世稱石田先生。擅畫山水,得法于父恒吉、伯父貞吉等,并能融會變化,自成風格。四十歲后始拓爲大幅,景物蓊郁深邃,筆墨堅實豪放,頗得沉著雄渾之致。亦作細筆,于謹密中仍具深滄之勢,人稱“細沈”。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書法學黃庭堅;詩學白居易蘇軾、陸游,緣情隨事,沈郁頓挫,爲論者所重。有《客坐新聞》、《石田集》、《江南春詞》、《石田詩鈔》、《石田雜記》等。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吳縣
上一篇:陳鑒《氷井寺次韻》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潘希曾《潯州東津驛書感》寫景抒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