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州東津驛書感
沿回左江湄(2),至止東津驛。
游子懷往事,惻愴淚沾臆(3)。
昔日景泰中(4),蠻獠禍孔棘(5)。
我祖憲府英(6),提兵此駐節(jié)。
疆場賴敉寧(7),蛇豨就俘馘(8)。
王事誠辛勤(9),營星隕中夕(10)。
去今六十載,相傳猶仰德。
嗟予小弱孫,寡昧何所識(11)?
王命使南交(12),幸茲弔遺跡(13)。
天涯歲云暮,寒風(fēng)吹獨(dú)立。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guān)作品:出鎮(zhèn)南關(guān)(關(guān)外即安南境)
(1)潯州:府名,轄桂平、平南、貴縣三縣,舊治所在今廣西桂平縣。東津驛:舊在廣西貴縣東六十里郁江南岸(今東津墟),久廢。
(2)沿回:即沿洄。沿,順流而下,洄,逆流而上。 左江:此指郁江。古時(shí)官書以郁江為左江,黔江為右江。又,郁江上源有二,北爲(wèi)右江,南有左江。
(3)臆:胸。
(4)景泰:明代宗年號(公元一四五○——一四五六年)。
(5)蠻獠禍:指廣西大藤峽瑤族、壯族人民起義。蠻獠,是封建統(tǒng)治者對少數(shù)民族的蔑稱。 孔:很,甚。 棘:通“急”,急迫。
(6)憲府:提刑按察司的別稱。
(7)敉(mǐ米)寧:平定。敉,安撫,安定。
(8)蛇豨(xi希)即修蛇封豨,長蟒蛇和大野豬。相傳唐堯之時(shí),十日并出,封豨、修蛇等怪物爲(wèi)害人民,堯使羿射十日,除怪物,天下太平。后因以修蛇、封豨喻爲(wèi)民除害者。此是對大藤峽起義羣眾的蔑稱。 就俘馘(guó國):指被殲滅。俘,俘虜。馘,從敵尸上割下的耳朶。
(9)王事:公事。
(10)“營星”句:意謂平息了戰(zhàn)爭。 營星:即營首星。 《晉書·天文志》:“有星晝隕中天北下,光變白,有聲如雷。 案占:‘名曰營首。營首所在,下有大兵,流血?!?
(11)寡昧:寡陋愚昧。
(12)“王命”句:意謂奉君主之命出使越南。 南交:即交阯,今越南。
(13)幸茲:有幸能來到此地。
潘希曾
潘希曾(公元一四七六——一五三二年),字仲魯,明代金華(今浙江金華縣)人。弘治十五年(公元一五○二進(jìn)士,授庶吉士后爲(wèi)兵科給事中,出覈湖廣貴州軍儲,歸后因不賂劉瑾,被瑾矯詔廷杖并除名。正德五年(公元一五一○)瑾被誅后,方起爲(wèi)吏科右給事中,官至兵部左右侍郎。時(shí)惠州農(nóng)民起義,希曾曾往鎮(zhèn)壓。后又代右都御史盛應(yīng)期治黃河,筑堤長一百四十余里。有《竹澗集》、《竹澗奏議》。
朝代:明代
籍貫:浙江金華
上一篇:沈周《永樂初》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瞿式耜《浩氣吟(八首選六)》邊塞征戰(zhàn)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