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聲慢 (宋)辛棄疾》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①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簷牙高處②,浪涌云浮。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古懷嵩人去③,還笑我、身在楚尾吳頭④。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從今賞心樂事,乘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⑤,愿年年、人似舊游。
①乾道八年(1172),詩人由司農主簿出任滁州知州。當時滁州地僻而貧,辛棄疾到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很快便發展了經濟,一時商旅畢集,人民安居樂業,為此,辛建“奠枕樓”,使民暇時有登覽之樂。該詞的上片借道上往來行客對奠枕樓的贊賞,顯示作者登樓眺望中的喜悅心情,下片以李德裕懷歸反襯自己為仕宦所束,北伐無由的惆悵心情。全詞無不蘊含著“東南佳氣,西北神州”的統一祖國的宏愿。旅次: 旅途中寄居之所,因該詞以往來行客之口吻而作,故謂之,②簷(yán)牙:簷際翹出如牙的一種建筑裝飾。③懷嵩: 樓名,亦稱北樓,晚唐李德裕貶滁州,作此樓,取懷歸嵩洛之意。④楚尾吳頭:指滁州。因滁地古為吳楚交界之地,故稱。⑤華胥夢:指自由安樂的美好境界。華胥謂寓言中的理想國。《列子·黃帝》載黃帝“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
上一篇:《滁州官舍·(宋)王禹偁》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暮發滁陽·(明)徐中行》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