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李龜年:開元天寶年間著名樂人。
岐王:睿宗李旦的兒子,玄宗的弟弟,封岐王。
尋常:時常。
崔九:唐玄宗寵臣,常出入宮中。
鑒賞導示
這首詩作于公元770年,是杜甫生命的最后一年,寫自己在江南巧遇李龜年時的感受。李龜年曾是杜甫的舊友,唐代宗大歷五年(770)春天他們在潭州(今湖南長沙)相逢,此時的李龜年流落江南,而杜甫也正好經歷了開元盛世與安史之亂。時代的巨變,帶給人們心靈和肉體上諸多的打擊,如今故人相見,彼此的心中都有諸多的感慨。
鑒賞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開篇即是回憶。“我”年輕時在岐王府里經??吹侥?,在崔九家的殿堂前也多次聽您唱歌。“尋常見”“幾度聞”的時候,都還在當年全盛之日,一位是盛極一時的歌唱家,一位是意氣風發的詩人。安史之亂后,這些都已隨著時代而幻滅了,此時,詩人與歌唱家都已風華不再。詩人抓住了李龜年這個先榮后枯的典型人物,具體地體現出時世的變亂,突出地抒發了自己對家國盛衰的感嘆。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寫落英繽紛的江南正是大好的時節,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詩人和歌唱家再次相遇。“落花時節”,一面身份恰合地說明了李龜年落花一般的身世,一面也暗示著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過程;一個“又”字又寄寓著對家國丕變的深慨。一切一切都已過去,留下的只有無法言說的苦悶和無奈之情。
這首詩被稱為杜甫絕句的壓卷之作,它無一字寫相見時悲涼的心情,而悲涼之意卻見于言外。
鑒賞要點
[1]名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2]撫今懷昔,感慨萬千。
[3]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上一篇:(宋)范仲淹《江上漁者》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唐)王維《鹿柴》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