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擊甕
【出典】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三《活人手段》:“司馬溫公童稚時(shí),與群兒戲于庭。庭有大甕,一兒登之,偶?jí)櫘Y水中,群兒皆棄去,公則以石擊甕,水因穴而迸,兒得不死。蓋其活人手段已見于齠齔中,至今京洛間多為小兒擊甕圖。”
【釋義】 北宋名臣司馬光幼年與同伴游戲,曾急中生智,以石擊甕,及時(shí)救出墮入甕中的幼童。時(shí)人畫作《小兒擊甕圖》。后遂用作稱美幼童聰慧、機(jī)智的典故。
【例句】 ①壯日題橋,兒時(shí)擊甕,名遂功成,自然長久。(趙善括《醉蓬萊·壽司馬大監(jiān)生日》1986)這里用本典切合壽主之姓,稱美他自幼聰慧過人。②擊甕畫圖休展,對(duì)日有言可聽,材大等莊椿。(無名氏《水調(diào)歌頭·賀人生侄》3778)這里用本典為襯托,頌美友人之侄聰慧過人。
上一篇:典故《擊浪天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擊碎歌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