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谷口躬耕
【出典】 漢·揚雄《法言·問神》:“谷口鄭子真(樸),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序》:“其后谷口有鄭子真,蜀有嚴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時,元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子真,子真遂不詘而終。”
【釋義】 西漢名士鄭樸字子真,以清高著稱當時,隱耕于谷口(在今陜西省),不應征聘。后因以“谷口躬耕”或“谷口高人”作為詠隱居生活的典故。
【例句】 ①歸來好,向嚴灘垂釣,谷口躬耕。(趙善括《沁園春》[千里風湍]1982)這里用典表明,倦于游宦的詞人決計還鄉,過躬耕自適的隱居生活。②好伴云煙耕谷口,休將翰墨傳江表。(陳三聘《滿江紅》[天豈無情]2020)這里用鄭子真躬耕谷口,表示自己以隱居為樂。③更筑就山房,躬耕谷口,名動京師。(劉克莊《木蘭花慢·送鄭伯昌》2608)這里借同姓相切,以鄭子真躬耕谷口不應征聘而名震京師,喻指鄭伯昌的“以臺郎征,堅臥固辭,上嘆其高。”④谷口高人,偶泝明河,近尺五天。(黃師參《沁園春·餞鄭金部去國》2718)這里以“谷口高人”鄭子真喻指原本不愿出仕的鄭金部,姓氏相切。
上一篇:典故《觥籌交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谷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