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堆錢
【出典】 宋·何薳《春渚紀聞》卷二《雜記·二富室疏財》:“宣和間,朝廷收復燕云,即科郡縣敷率等第出錢增免夫錢。海州懷仁縣楊六秀才妻劉氏,夫死,獨與一子俱,而家素饒于財。聞官司督率嚴促,而貧下戶艱于輸納,即請于縣,乞以家財十萬緡以免下戶之輸。縣令欣然從之,調夫輦運數日,盡空其庫藏者七間。因之掃治,設佛供三晝夜。既畢,明旦視之,則屋間之錢已復堆垛盈滿,數之正十萬緡。”
【釋義】 傳說宋徽宗宣和時,海州富室劉氏出錢十萬緡代貧下戶輸納免夫錢,搬空庫屋七間,不想數日后這些庫屋又被錢堆滿,數之正十萬緡。后因用為富室疏財的典實。
【例句】 百屋堆錢都不要,更不要、袞衣茸纛。(孫惟信《失調名·四十九歲自壽》2484)這里化用典故,謂自己不愛錢財。
上一篇:典故《堆盤馬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墮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