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二林
【出典】 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卷六《釋慧遠》:“時有沙門慧永,居在西林,與遠同門舊好,遂要遠同止。永謂刺史桓伊曰:‘遠方當宏道,今徒屬已廣而來者方多,貧道所棲褊狹,不足相處,如何?’桓乃為遠復于東山更立房殿,即東林是也。”唐·白居易《春游二林寺》詩:“下馬二(一作“西”)林寺,翛然進輕策?!驴飶]北,冰雪始消釋?!挶耸巳?,古今同此適。”作者自注:“昔永、遠、宗、雷等十八賢同隱于二林寺。”(見《全唐詩》卷四三○)
【釋義】 二林,指廬山東林、西林二寺。晉代高僧慧遠、慧永曾于此組織白蓮社,除十二僧人外,尚有名儒六人參加。參見“十八賢”條。
【例句】 二林深處,幽士往來多。(晁補之《滿庭芳·用東坡韻題自畫蓮社圖》564)這里是因詠蓮社圖而言及二林。
上一篇:典故《二月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二水中分,三山半落》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