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杜老飄零
【出典】 《舊唐書》卷一九○下《文苑傳下·杜甫傳》:“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二:“此身飄泊苦西東,右臂偏枯半耳聾。”(見《全唐詩》卷二三三)
【釋義】 杜甫流寓巴蜀之前,就曾“奈何迫物累,一年四行役”。(《發同谷縣》)離開東京后,輾轉流離于華州、泰州、同谷。自楊子琳攻西川,又避亂荊、楚,漂泊不定。
【例句】 倩寄遠,見故人說道,杜老飄零。(張炎《聲聲慢·送琴友季靜軒還杭》3471)這里用以自敘流落江湖,不能回歸自己的家鄉杭州。
上一篇:典故《杜老草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杜郎憶鏖兵》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