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登科記
【出典】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二《貢舉》:“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解褐多拜清緊,十數年間擬跡廟堂。輕薄為之語曰:‘及第進士,俯視中黃郎;落第進士,揖蒲華長馬?!衷疲?‘進士初擢第,頭上七尺焰光。’好事者紀其姓名,自神龍以來迄于茲日,名曰《進士登科記》,亦足以昭示前良,發起后進也。”唐·劉禹錫《贈致仕滕庶子先輩》詩:“朝服歸來晝錦榮,登科記上更無兄?!?見《全唐詩》卷三五九)
【釋義】 唐代極重進士考試,進士登科者稱為登龍門。好事者因舉及第人姓名,編次為《登科記》。后因用作詠進士及第之典。
【例句】 聞道瀟灑才郎,天庭試罷,名掛《登科記》。(周申《壺中天·壽婦人又良人登科。七月初二》2853)這里用名掛《登科記》喻指某婦人的丈夫考中了進士。
上一篇:典故《登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登車攬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