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丁年
【出典】 《文選》卷四一漢·李少卿(陵)《答蘇武書》:“且足下……丁年奉使,皓首而歸。”唐·李善注:“丁年,謂丁壯之年也?!碧啤ざ庞印锻ǖ洹肪砥摺妒池浧摺ざ≈小罚骸皾h孝景二年,令天下男子年二十而始傅。晉武帝平吳后,有司奏:男子年十六以上至六十為正丁。……北齊武成清河三年,乃令男子十八以上六十五以下為丁?!逦牡垲C新令……十八以上為丁?!筇莆涞缕吣?,定令男女…二十一為丁?!?/p>
【釋義】 丁年即成丁的年齡。漢、唐間,一般以十八歲或二十、二十一歲為成丁。詩詞中常用以泛指少壯之年。
【例句】 ①故人怪我疏髯黑,醉來猶似丁年日。(張元干《醉落魄》[浮家泛宅]1082)這里以“丁年日”敘寫故人看我醉后仍似少壯之人。②丁年事,天涯恨,又早在心頭咽。(無名氏《檐前鐵》[悄無人]3842)這里以丁年事指青春年華時的往事。
上一篇:典故《丁令》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丁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