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被發憂鄰
【出典】 《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斗之,雖被發纓冠而救之,可也;鄉鄰有斗者,被發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東漢·趙岐注:“同室相救,是其理也,喻禹稷走赴。鄉鄰非其事,顏子所以閉戶而高枕也。”
【釋義】 孟子以鄉人有爭斗,無關于己,不當被發纓冠往救為喻,解釋顏淵雖居亂世而不改其樂的道理。后遂以“被發憂鄰”比喻慮事太過,超出本份。
【例句】 謾被發憂鄰,汗顏笑斫,客邪終豈嬰元氣。(李曾伯《哨遍》[天限長江]2817)作者曾批評“時賢患乏經綸志”。這里以“被發憂鄰”自況,嘲諷自己批評“時賢”是管事太寬,超越本份。
上一篇:典故《蔽芾棠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被花惱》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