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九蟲
【出典】 唐·施肩吾《鐘呂傳道集·論證驗第十八》:“內志清高,合乎太虛。凡情凡愛,心境自絕。下盡九蟲,上死三尸。”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八一《三尸中經》:“《太上三尸中經》曰:‘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飽味于五谷精氣,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尸九蟲,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記人之造罪,分毫錄奏,欲絕人生籍,減人祿命,令人速死。死后魂升于天,魄入于地,唯三尸游走,名之曰鬼。”又,《去三尸符法》:“太上曰:三尸九蟲能為萬病,病人夜夢戰斗,皆此蟲也。可以用桃板為符……三尸自去矣。”
【釋義】 道教認為每人體內都藏有九蟲(一說三蟲),損害人的健康,令人速死。可通過修煉和施法術消滅九蟲,使人長生。
【例句】 真虎真龍,吃盡三尸及九蟲。(宋先生《丑奴兒》[金公本是乾家子]2121)這里用以表現修煉道家內丹的威力。
上一篇:典故《九莖》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九軌》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