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舉頭見日,不見長安
【出典】 見“日近長安近”條。
【釋義】 晉明帝司馬紹幼時很聰明,在回答其父元帝“長安何如日遠”的問題時,第一次回答曰“日遠”,理由是“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第二次回答為“日近”,理由是“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兩次答語相反,而皆恰到好處。
【例句】 ①舉頭見日,不見長安,謾凝眸、老淚凄然。(趙鼎《行香子》[草色芊綿]947)這里活用司馬紹語,以長安指東京汴京,抒發中原淪陷,故京未復的痛惜之情。②我夢秦東亭上飲,舉頭但有長安日,便與君、重結入關期,明年必。(高似孫《滿江紅·寄方城商師國器軍中。寄同年李欽用,時欽用為西臺掾,在長安》2272)這里化用司馬紹語以指長安,表明對李欽用的懷想之情。③便好揚舲北伐,舉頭即見長安。(史浩《清平樂·游石頭城》1277)這里活用司馬紹語,表明對北伐勝利、舊京恢復的信心。
上一篇:典故《舉力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舉子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