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滂沱與畢離
【出典】 《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于畢,俾滂沱矣。”宋·朱熹《集傳》:“離,月所宿也。畢,星名。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
【釋義】 畢,星名,為二十八宿之一。滂沱,大雨貌。古代天文認為,月宿于畢是陰雨之兆。后因以“滂沱畢離”詠下大雨。
【例句】 孤負樓臺多少醉,堪悲,何忍滂沱與畢離。(陳著《南鄉子·中秋無月》3056)這里用“滂沱與畢離”描寫月夜天陰下大雨的情景。
詩詞典故·滂沱與畢離
【出典】 《詩經·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于畢,俾滂沱矣。”宋·朱熹《集傳》:“離,月所宿也。畢,星名。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
【釋義】 畢,星名,為二十八宿之一。滂沱,大雨貌。古代天文認為,月宿于畢是陰雨之兆。后因以“滂沱畢離”詠下大雨。
【例句】 孤負樓臺多少醉,堪悲,何忍滂沱與畢離。(陳著《南鄉子·中秋無月》3056)這里用“滂沱與畢離”描寫月夜天陰下大雨的情景。
上一篇:典故《湓浦琵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漂母磯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