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倩女離魂處
【出典】 唐·陳玄祐《離魂記》:“天授三年,清河張鎰因官家于衡州……幼女倩娘,端妍絕倫。鎰外甥太原王宙,幼聰悟,美容范,鎰常器重,每曰:‘他時當(dāng)以倩娘妻之。’后又長成。宙與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后有賓僚之選者求之,鎰許焉。女聞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當(dāng)調(diào),請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陰恨悲慟,決別上船。日暮,至山郭數(shù)里。夜方半,宙不寐,忽聞岸上有一人行聲甚速,須臾至船。問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驚喜發(fā)狂……,遂匿倩娘于船,連夜遁去,倍道兼行。數(shù)月至蜀。凡五年,生兩子,與鎰絕信。其妻常思父母……,遂俱歸衡州。既至,宙獨身先至鎰家,首謝其事。鎰曰:‘倩娘病在閨中數(shù)年,何其詭說也?’宙曰:‘見在舟中。’……室中女聞,喜而起,飾妝更衣,笑而不語,出與相迎,翕然而合為一體,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據(jù)《太平廣記》卷三五八引)
【釋義】 唐傳奇有倩女離魂夜半追至船上,與王宙結(jié)成夫妻的故事。后因用為典實。
【例句】 依稀倩女離魂處,緩步出、前村時節(jié)。(張炎《疏影·梅影》3474)這里暗以倩女之魂比喻梅花夜半之疏影,贊其清淡綽約。
上一篇:典故《侵鬢吳霜》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倩旁人為正冠》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