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赤眚
【出典】 《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傳曰:‘視之不明,是謂不悊,厥咎舒,厥罰恒奧,厥極疾。時則有草妖……時則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視則以色者,五色物之大分也,在于眚祥,故圣人以為草妖,失秉之明者也。……及人,則多病目者,故有目痾。火色赤,故有赤眚赤祥。凡視傷者病火氣,火氣傷則水沴之。”
【釋義】 眚,是一種眼睛生翳的病。因眼病傷火,故稱其為赤眚。古人認為此病為君王暗昧蔽惑、不察善惡所致。
【例句】 常日談玄,余齡守黑,赤眚從何起。(劉克莊《念奴嬌·丁卯生朝》2606)劉克莊年八十一時第二只眼(右眼)又將失明。詞中用“赤眚”敘寫此事。自謂早已退居鄉里,不知病從何來。
上一篇:典故《赤松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赤腳玉川驚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