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平康巷陌
【出典】唐·孫棨《北里志·海論三曲中事》:“平康里,入北門東回三曲,即諸妓所居之聚也。妓中有錚錚者,多在南曲、中曲,其循墻一曲,卑屑妓所居,頗為二曲輕斥之。其南曲中者,門前通十字街,初登館閣者,多于此竊游焉。”(據《五朝小說大觀·唐人百家·瑣記家》第五四帙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風流藪澤》:“長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進士,以紅箋名紙游謁其中。時人謂此為風流藪澤。”
【釋義】唐代長安平康里為妓院集中之地。游俠少年出入于此。新進士及第也常游謁其中。宋詞中常借以詠冶游狎妓,也借以詠進士及第。
【例句】①戀帝里,金谷園林,平康巷陌,觸處繁華,連日疏狂,未嘗輕負,寸心雙眼。(柳永《鳳歸云》[戀帝里]31)這里用以敘寫對宋京花街柳巷的眷戀。②巷陌縱橫。過平康款轡,緩聽歌聲。(柳永《長相思·京妓》33)這里用以敘寫在汴京冶游訪妓。③載酒追游,聯鑣歸晚,燈火平康尋夢云。(賀鑄《念離群》[宮燭分明]512)這里用以敘寫在汴京攜伴尋花問柳。④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周邦彥《驀山溪》[樓前疏柳]625)這里用以追敘昔日的冶游狎妓生活。⑤宴罷西城向晚,歌呼笑語溢平康。(王之道《慶清朝·追和鄭毅夫及第后作》1136)這里用以追敘鄭氏進士及第后攜伴冶游。⑥杏園詩,應待先題,嘶馬平康。(吳文英《高陽臺·壽毛荷塘》2922)這里用以表示期待毛氏進士及第。⑦當日俊游時,屢向平康,吟詠共題壁。(楊澤民《應天長》[夭桃棄粉]3000)這里用以追敘昔日的風流放蕩生活。
上一篇:宋詞典故《帽側》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平泉草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