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斬樓蘭
【出典】 《漢書》卷九六上《西域傳上》:“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玄陽關千六百里。”樓蘭“攻劫漢使王恢等,又數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漢使……上詔(任)文便道引兵捕樓蘭王……遣歸國,亦因候使司匈奴……后復為匈奴反間,數遮殺漢使。”“元鳳四年,大將軍霍光白遣平樂監傅介子往刺其王……既至樓蘭,詐其王欲賜之。王喜,與介子飲,醉,將其王屏語。壯士二人從后刺殺之……介子遂斬王嘗歸首,馳傳詣闕,縣首北闕下。”
【釋義】 漢武帝時欲通大宛,樓蘭國當道,常攻劫漢使,武帝詔任文捕獲樓蘭王,后放歸,使其監視匈奴,不料樓蘭為匈奴作反間仍然攔劫殺害漢使。后來霍光派傅介子把樓蘭王嘗歸刺死,斬其首而歸,懸于北闕之下。后世常用“樓蘭”泛指西部、北部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斬樓蘭”亦泛指征伐這些少數民族政權從而立功異域。
【例句】 ①未用漢軍頻出塞,徒生事,斬樓蘭。(王庭珪《江城子·吳貢道班師置酒》819)這里的“斬樓蘭”指通過戰爭平定邊患,詞意為沒有通過頻繁的戰斗就凱旋而歸了。②丈夫志業,當使列云臺,擒頡利,斬樓蘭,雪恥殲狂虜。(曹冠《驀山溪·渡江詠潮》1538)這里的“斬樓蘭”指消滅自北方入侵的金人。③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劉過《沁園春·張路分秋閱》2144)這里的“斬樓蘭”指驅逐和消滅占據中原的金人。④平生多少英氣,直欲斬樓蘭。(程準《水調歌頭》[船系釣臺下]2284)這里的“斬樓蘭”指在抗金戰斗中建立功勛。⑤壯士寸心如鐵,有淚不沾離別。劍未斬樓蘭,莫空還。(卓田《昭君怨·送人赴上庫》2481)這里的“斬樓蘭”指在抗擊金人戰斗中建立功勛。
上一篇:宋詞典故《文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易水寒》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