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驛傳梅信
【出典】 見“一枝春”條。
【釋義】 南朝宋時,陸凱通過驛使從江南把梅花寄給遠在長安的友人范曄,并附詩致意。后常用此典表示思念友人,亦用以詠梅。
【例句】 ①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460)這里的“驛寄梅花”指遠方朋友寄來的慰藉。言這些安慰更增加了自己思鄉懷舊的重重別恨。②尺素書沉,偷香人遠,驛使何時為寄梅。(秦觀《沁園春》[錦里繁華]485)這里用“驛使寄梅”之典表達詞中女主人公對遠離自己的情人的思念。她盼望情人寄些信物安慰自己。③故人今日升沉異,定是江南無驛使。(朱敦儒《木蘭花·探梅寄李士舉》845)這里的“驛使”指寄梅驛使。作者探梅時想到故人未寄梅來便推測:一定是江南無驛使,不是友人遺忘了自己。④驛使來時,吳王醉處,幾番牽動廣平腸。(葛立方《多麗·賞梅》1343)這里的“驛使”指寄梅驛使,用此典以詠梅。言有驛使來必當折取以寄遠。⑤尋驛使,寄芳容,垅頭休放馬蹄松。(辛棄疾《鷓鴣天》[桃李漫山過眼空]1963)這里的“驛使寄芳容”指驛使寄梅,此詞詠梅,故用此典。言將此美麗的梅花寄給遠方的朋友。⑥只恐道間驛使,先寄調羹消息,歸去總無由。(楊炎正《水調歌頭·送張史君》2112)這里的“驛使寄調羹消息”系變化運用“驛使寄梅”之典。言張史君即將擔任宰相的消息,可能要被張揚出去。⑦驛使不來,借問孤芳為誰折。(吳潛《暗香·猶記己卯、庚辰之間、初識堯章於維揚。至己丑嘉興再會,至此契闊。……》2748)這里的“驛使不來”系反用驛使寄梅之典。此詞懷念堯章(即姜夔,寫有詠梅的《暗香》詞),而堯章已死,故有“孤芳為誰折”的感慨。⑧明朝起,江南驛使,來進宮梅。(趙功可《八聲甘州·燕山雪花》3329)這里的“驛使進梅”系變化運用“驛使寄梅”之典,言元朝已平定江南,在燕京普降瑞雪之際,自然江南也會進獻梅花表示祝賀。⑨書染芝香,驛傳梅信,次第來云北。(張炎《壺中天·壽月溪》3516)這里用“驛傳梅信”之典,言“月溪”頗多至愛友朋,時時有詩書往來。⑩故人別后知何處,春色嶺頭逢驛使。贈新詩,折高枝。(無名氏《梅花引》[園林靜]3610)這里的“驛使”即寄梅驛使。此詞詠梅,故用本典以切題,并表達對故人的思念。
上一篇:宋詞典故《風雨對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騎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