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日光,空氣和水等自然條件進行身體鍛煉,對于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御力有積極作用,還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改善心血管、呼吸、皮膚等器官系統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增進人體健康的目的,對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的少年兒童,意義尤為重要。日光是生物賴以維持生命活動的特殊刺激物。太陽所射出的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線對兒童身體發育有著不同的作用,紫外線可使皮膚中的固醇類物質轉變成維生素D,促使小兒骨骼正常發育,預防佝僂病,同時紫外線還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可提高兒童的免疫能力;紅外線被人體吸收后可轉變為熱能,引起體溫升高,增強新陳代謝,提高體溫調節能力和耐高溫能力。家長應讓兒童平時多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中接受陽光照射,以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空氣是維持人生存的必要條件,新鮮的空氣可以促進兒童呼吸功能、血液循環,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靈活性,增強新陳代謝。經常讓兒童穿少量衣服在室外空氣清新環境中游戲、鍛煉身體,以冷空氣刺激皮膚,可提高兒童對外界溫度驟然改變時的適應能力,預防感冒。由于水的導熱性比空氣大28倍,所以冷水對人體的刺激作用較強,對各器官系統功能的影響更大,用冷水洗澡可以利用水的溫度、壓力和化學作用,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改善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使呼吸加快,心臟搏動加強,體表血管收縮,胃腸蠕動增強,促進新陳代謝,并能改善皮膚營養,使皮膚清潔、紅潤。少年兒童對冷水刺激適應力較差,要嚴格控制冷水浴時間。兒童在進行水中運動時,水溫應保持在22—26℃為宜,可使體表血管擴大,改善組織營養,以幫助消除機體疲勞。
上一篇:新生兒保育要點
下一篇:早期教育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