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炎《三姝媚》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海云寺千葉杏二株,奇麗可觀,江南所無。越一日,過傅巖起清晏堂。見古瓶中數枝,云自海云來,名芙蓉杏。因愛玩不去,巖起索賦此曲
芙蓉城伴侶。乍卸卻單衣,茜羅重護,傍水開時,細看來、渾似阮郎前度。記得小樓,聽一夜、江南春雨。夢醒簫聲,流水青蘋,舊游何許。誰翦層芳深貯。便洗盡長安,半面塵土。絕似桃根,帶笑痕來伴,柳枝嬌舞。莫是孤村,試與問、酒家何處。曾醉梢頭雙果,園林未暑。
【編年】
黃畬《山中白云詞箋》卷一:“此詞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作者四十四歲時作。江昱疏證:《人海記》:‘元《方輿勝覽·大興府》載:佛寺三十八區中有海云寺,元時寺有千葉杏二株,名芙蓉杏。傅巖起在京師筑清晏堂,以此花置瓶中。錢塘張叔夏見之,稱其奇麗可觀,江南所無。巖起索叔夏賦之,叔夏為填《三姝媚》詞。今失其處,故老蔑有知之者矣。’又按《元史》:‘泰定元年三月,監察御史宋本、李嘉賓、傅巖起言三公之職,濫假僧人。’云云。又《張翥傳》稱:‘翥,晉寧人,至元末同郡傅巖起居中書,薦翥隱逸。’巖起或以字行耶?”
上一篇:王沂孫《三姝媚》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張炎《三姝媚》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