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辰翁《水調歌頭》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自龍眠李氏夜過臞仙康氏,走筆和其家燈障《水調》,迫暮始歸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時晴。長街燈火三兩,到此眼方明。把似每時庭院,傳說個般障子,無路與君行。推手復卻手,都付斷腸聲(適有數少年作此者)。漏通曉,燈收市,人下棚。中山鐵馬何似,遺恨杳難平。一落摻撾聲憤,再見大晟舞罷,樂事總傷情。便有塵隨馬,也任雨霖鈴。
【考證】
吳企明注《須溪詞》卷三:“龍眠李氏,李公麟的后裔。《宋史·李公麟傳》:‘李公麟,字伯時,舒州人。第進士。元符三年病痹,遂致仕。既歸老,肆意于龍眠山巖壑間。雅善畫,自作《山莊圖》,為世寶傳。寫人物尤精。識者以為顧愷之、張僧繇之亞。’”
上一篇:劉辰翁《水調歌頭》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
下一篇:陳德武《水龍吟》賞析|編年|考證|本事|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