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望江南》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芳草懷煙迷水曲,密云銜雨暗城西。九陌未霑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墻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無處不凄凄。
【匯評】
俞平伯《清真詞釋》:譚評《詞辨》,于歐陽修《采桑子》首句“群芳過后西湖好”,旁批曰:“掃處即生。”正可移用。猛下“游妓散”三字,便覺繁華過眼而空。有以簡為貴者,蓋唯簡則明,積明斯厚,故貴簡也。
“芳草”句以下,全系寫景,烘染之筆?!皯选?、“迷”、“銜”、“暗”,下得極精穩,可悟煉字之法。設圈去之,“芳草□煙□水曲,密云□雨□城西”,在四字之外另想四字,得乎不得乎?固知一字千金,為不虛也。如“芳草懷煙迷水曲”,,原難釋以口語,而逕觀本文,固最分明,若以“懷”、“迷”二字為不甚可解而易之,雖更近于白話,而其境界反令讀者想象不出。故知原句似晦而實明,臆改之句,似明而終晦也。凡遇此等處,均宜細心體玩其喚起之心象如何,不可梗一流俗之見,以為衡量之準。
“芳草”三句寫盡天陰欲雨,春寒中人。下“銜”字、“暗”字,雨意垂垂已在眉睫之間,復以“九陌未霑泥”略略一挑,所謂“萬木無聲待雨來”,雖境界不復盡同,而亦正堪融會。須知真下了雨,下雨何奇之有,便失卻了緊張味,結尾挑起,似寬放出一句,而實緊追了一句,文心細甚。
過片典出《漢書·李廣傳贊》。汲古閣本“未”作“自”,誤。詞中不忌重字,上云“未霑泥”,下云“未成蹊”,固不相妨耳。夫桃李甜美,人孰不愛吃,雖標語未貼,口號不呼,其下明明無路,而自然慢慢會有,故曰:“其實存也?!贝和硪樱q未成蹊,“似這等荒涼地面”,信步行來,真成孤迥。見花而尋路,是無路也,行馬而鶯啼,是無人也。句句摹景,句句含情,末輕點一“凄凄”,以“無處不”三字重壓之,便全神俱活,而款款欲飛。
【附錄】
方千里《望江南》:春色暮,短艇艤長堤。飛絮空隨花上下,啼鶯占斷水東西。來往燕爭泥。桑柘綠,歸去覓前溪。夜甕酒香從蟻斗,曉窗眠足任雞啼。猶勝旅情凄。
楊澤民《望江南》:尋勝去,驅馬上南堤。信腳不知人遠近,醉眠猶勸玉東西。歸帽任沖泥。春雨過,農事在瓜蹊。野卉無名隨路滿,山禽著意傍人啼。鼓角已悲凄。
陳允平《望江南》:煙漠漠,湖外綠楊堤。滿地落花春雨后,一簾飛絮夕陽西。梁燕落香泥。流水恨,和淚入桃蹊。鸚鵡洲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歸思越凄凄。
上一篇:周邦彥《南鄉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夏倪【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