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南鄉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交舊少,凄涼。卻恐它鄉勝故鄉。
【編年】
詞云:“想見芳洲初系纜”。“芳洲”即鸚鵡洲,在武昌東北長江中。陸游《入蜀記》:“(乾道六年八月)三十日,黎明離鄂州。便風掛帆,沿鸚鵡洲南行。洲上有茂林神祠,遠望如小山。洲蓋禰正平被殺處,故太白詩云:‘至今芳洲上,蘭蕙不感生。’”又《劍南詩稿》卷十《頭陀寺觀王簡棲碑有感》詩自注:“庚寅過武昌。”于北山《陸游年譜》“一一七八 淳熙五年 戊戌 五十四歲”條:“在武昌,登南樓,以孤忠報國自許;轉念秦吳相距萬里,恢復無期,在蒼茫斜照中,只有倚杖黯然而已,于見其心之復雜與沉重。”據此,該詞當于淳熙五年(1178)東歸途中重游武昌時作。
【匯評】
卓人月《古今詞統》卷八:可見放翁重朋友為性命。
潘游龍《古今詩余醉》卷七:讀此,可見放翁交友情誼。
許昂霄《詞綜偶評》:南渡后,唯放翁為詩家大宗。詞亦掃盡纖淫,超然拔俗。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入手處僅寫舟行,已含有客中愁思。“斜陽”二句秀逸入畫。繼言滿擬以還鄉之樂,償戀闕之懷,而門巷依然,故交零落,轉不若寂寞他鄉,尚無睹物懷人之感,乃透進一層寫法。
上一篇:陸游《定風波》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陸游《南鄉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