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簡言
東渭橋有賈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聳干舒柯,布葉凝翠,若不與他槐等。其舍既陋,主人獨以槐為飾。當乎夏日,則孕風貯涼,雖高臺大屋,諒無慚德。是以徂南走北,步者乘者,息肩于斯,稅駕于斯,亦忘舍之陋。
長慶元年,簡言去鄜,得息其下。觀主人德槐之意,亦高臺大室者也。洎二年去夏陽,則槐薪矣。屋既陋,槐且為薪,遂進他舍。因問其故。曰:“某與鄰俱賈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于鄰。鄰有善作鸮鳴者,每伺宵晦,輒登樹鸮鳴。凡側于樹,若小若大,莫不懔然懼悚,以非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又至也。又私于巫者,俾于鬼語:‘槐不去,鸮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慮禍及母,遂取巫者語。后亦以稀賓致困。”
簡言曰:“假為鸮鳴,滅樹殃家,甚于真鸮,非聽之誤耶?然屈平謇諤,非不利于楚也,靳尚一鸮鳴而三閭放。楊震訏謨,非不利于漢也,樊豐一鸮鳴而太尉死。求之于古,主人亦不為甚愚。”
——《全唐文》
〔注釋〕 稅:通脫。脫駕,即卸馬停車。 鄜(fū):今陜西富縣。 夏陽:今陜西韓城。 以非:由于(夜貓子叫這件事)而指責。 瘵(zhài):病。 聽:決斷。 屈平:即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楚人,輔佐楚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在與靳尚、子蘭等人的斗爭中被讒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流浪湖南沅湘流域,后投汨羅江死。 楊震,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博覽群經,時稱“關西孔子”。曾任司徒、太尉等職。漢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豐等貪縱不法,他多次上疏切諫,被誣罷官自殺。
文中的小飯館老板,利用門前院子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槐樹裝飾門面,借槐樹的陰涼來招攬顧客,結果比鄰家的小飯館贏利高出一倍。他的鄰家無力將槐樹占為己有,就在暗中攪和。利用民間的迷信心理,趁月黑夜爬到槐樹上學貓頭鷹叫,又買通神婆子,裝神弄鬼,揚言:槐樹不砍,夜貓子會一直叫。周圍的人被攪得惶惶然,憤憤然,于是輿論嘩然。小老板趕緊砍掉槐樹,終于日益窮困。
這小老板糊里糊涂地中了別人的詭計,砸了自己的飯碗,當然傻透了。然而,作者卻認為他還不算太傻。原來他的本意在揭露、抨擊政治傾軋。屈原正直敢說話,楊震進行重大的謀劃,盡管對國家有利,但卻妨礙了某些人的升官發財,成了他們達到個人目的的障礙,于是遭到暗算。
史載,屈原受寵信,為楚懷王制訂法令。靳尚與他爭寵,嫉妒他,想索討他制訂的法令草本,向楚懷王邀功。屈原不允,他就向懷王告惡狀,屈原從此被疏遠。楚國形勢每況愈下,最后懷王被秦國扣押,困死秦國。楊震是東漢安帝時的太尉,因看不慣一些大臣和皇帝身邊的小人貪贓枉法,為非作歹,幾次直言進諫,成了這些人的眼中釘,終于被削職遣送原籍,服毒自殺。
小老板砍槐樹是出于無可奈何:夜貓子的叫聲招鬼,鬼來了就會帶來災禍,這種心理定勢如果不變,小老板能頂得住社會輿論的壓力嗎?楚懷王們則不同,他們趕走屈原,逼死楊震,絕不像唐玄宗同意絞死楊貴妃那樣,是“六軍不發無奈何”,而是把絞索當救命的稻草死抓住不放,還自以為這是掙出險境的最后一招。由此可見,楚懷王們的確比小飯館老板還要傻。
作者這篇文章是寫給晚唐的楚懷王們看的,意在提醒他們,要明智一些,萬不可絕自己的路,斷自己的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可惜的是,在君主專制政體下,帝王的權力不受任何限制,這就決定了帝王們不能不比小飯館老板更傻。
上一篇:《紅毛氈·〔清〕蒲松齡》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經舊苑吊馬守真文序·汪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