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江西詩詞·宋元江西詩社·北宋江西詩社·徐俯豫章詩社
張元干《蘇養(yǎng)直詩帖跋尾六篇·甲卷》:
往在豫章,問句法于東湖先生徐師川。是時洪芻駒父、弟炎玉父、蘇堅伯固、子庠養(yǎng)直、潘淳子真、呂本中居仁、汪藻彥璋、向子諲伯恭,為同社詩酒之樂。予既冠矣,亦獲攘臂其間。大觀庚寅(1110)辛卯歲也。九人者宰木久已拱矣,獨予華髪蒼顏,羈寓西湖之上……且念向來社中人物之盛,予雖有愧群公,尚幸強健云。[1]
據(jù)上,該詩社參與人員當有徐俯、洪芻、洪炎、蘇堅、蘇庠、潘淳、呂本中、汪藻、向子諲、張元干。又據(jù)向子諲《水調(diào)歌頭》大觀庚寅(1110)閏八月秋,薌林老、顧子美、汪彥章、蒲庭鑒,時在諸公幕府間。從游者,洪駒父、徐師川、蘇伯固父子、李商老兄弟。是夕登臨,賦詠樂甚。俯仰三十九年,所存者,余與彥章耳。紹興戊辰(1148)再閏,感時撫事,為之太息。因取舊詩中師川一二語作是詞:“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蘇李,快意作清游。”李彭《奉同伯固駒甫師川圣功養(yǎng)直及阿虎尋春因賦問柳尋花到野亭分得野字》:“匪惟稱行樂,性靈賴陶冶。他時儻重來,更結(jié)離騷社。”[2]顧子美、蒲庭鑒、李商老(李彭)亦當參與了該詩社活動。又據(jù)方星移編《汪藻年譜》:汪藻于1109年至江西提舉學官任,1112年春夏間離任赴京[3]。王兆鵬先生編《向子諲年譜》:向子諲于1109年至江西任鎮(zhèn)南軍節(jié)度推官,1112年正月離任赴京[4]。王兆鵬先生編《張元干年譜》:張元干1110年、1111年期間在南昌[5]。王兆鵬先生《呂本中年譜》:呂本中1110年過南昌,當年不多久即離開。韋海英《徐俯考論》:從崇寧至政和間,徐俯一直擔任宮觀官[6]。韋海英《洪炎行年考》:洪炎大約在政和元年(1111)后知譙縣[7]。可知,該豫章詩社當大約活動于1109年至1112年間。
張元干(1091~1161),字仲宗,號真隱山人、蘆川居士,永福人。徽宗政和間以上舍釋褐。宣和七年為陳留縣丞。欽宗靖康元年應李綱辟,旋與綱同日遭貶。金兵陷汴,避難吳越間。高宗建炎中起為將作監(jiān),撫諭使,隨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紹興元年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銓上書乞斬秦檜,貶新州編管,元干在福州作詞壯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詞事追赴臨安大理寺,削籍除名。
蘇堅,字伯固,號后湖居士,泉州人。哲宗元祐間以臨濮縣主簿監(jiān)杭州在城商稅。紹圣間任永豐尉。后知鉛山。徽宗崇寧元年(1102),監(jiān)紹州岑水銀銅場。官終建昌軍通判。
蘇庠(1065~1147),字養(yǎng)直,丹陽人。初以病目,自號眚翁,后改稱后湖居士。早年嘗就舉中程,以犯諱黜。高宗紹興中,累召不起。十七年卒,年八十三。
潘淳,字子真。新建人,興嗣之孫。少穎異,好學不倦,淹貫經(jīng)史百家之言。師事黃庭堅,尤工詩。曾鞏知洪州,乞錄興嗣后。尚書右丞黃履復以淳為請,補授建昌縣尉。陳瓘劾蔡京,言者目淳為瓘親黨,坐奪官,不以介意。歸,自稱谷口小隠。(參《(康熙)江西通志》卷六十六)
顧彥成,字子美。蕭山人。以蔭補官,歷兩浙運使。(萬歷《紹興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志)
徐俯、洪芻、洪炎、李彭、汪藻、向子諲諸人生平參本書相應章節(jié)。
蒲庭鑒其人生平不詳。
注釋
[1]張元干:《蘇養(yǎng)直詩帖跋尾六篇》,《蘆川歸來集》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全宋詩》,第24冊,第15851頁。[3]方星移:《宋四家詞人年譜》,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頁。[4]王兆鵬:《兩宋詞人年譜·向子諲年譜》,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480頁。[5]王兆鵬:《兩宋詞人叢考》,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20頁。[6]韋海英:《江西詩派諸家考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頁。[7]《江西詩派諸家考論》,第82頁。
上一篇:清代近代江西詩詞·清代江西女性詩詞·許權、彭若梅·彭若梅
下一篇:明代江西詩詞·明末清初江西詩詞·明代江西詩社·撫州詩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