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廣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p>
【譯文】 孔子說:“教化民眾,讓他們親近友愛,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宣揚、實行孝道。教導民眾,讓他們講求禮節、謙讓恭順,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宣揚、實行悌道。改變舊的不良風俗習慣,建立起新的行為規范,最好的辦法是通過音樂來感化;安定上層人員的心,治理人民,最好的途徑是按照禮法行事。所謂的‘禮’,就是一個‘敬’字罷了。尊敬他的父親,做兒子的就會高興;尊敬他的兄長,做弟弟的就會高興;尊敬他的國君,國中臣屬就會高興,敬仰一個人,就能使千千萬萬的人感到高興。所尊敬的人數雖然很少,但因此而高興的人卻很多。這就是推行孝道的重要意義所在?。 ?/p>
“廣要道”的“廣”,是推廣、擴充說明之意。本章是推廣、闡發孝作為“要道”的意義。邢昺在《孝經正義》里說:“前章( 《五刑章》)明不孝之惡,罪之大者,乃要君、非圣人,此乃禮教不容。廣宣要道,以教化之,則能變而為善也。首章略云 ‘至德要道’之事,而未詳悉,所以于此申而演之,皆云廣也。”
上一篇:孝經《廣至德章第十三》全文|譯文
下一篇:孝經《庶人章第六》全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