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語出《詩經·小雅·伐木》。詩第一節曰:“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于幽谷,遷于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鳥兒嚶嚶地叫呵,要把朋友的聲音找。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比喻社會上的人也同鳥兒一樣要找自己的朋友。
例如
①中國人民正在從事著本世紀末把中國建成四個現代化強國的艱巨事業。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關鍵時刻,很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和他國經濟、技術的合作與幫助。《詩經》上說:“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我們正處在這種時刻。(摘自趙憶寧《為了中日人民的世代友好》)
②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嚶其鳴矣,求其友聲”。鳥兒如此,何況人乎!更何況處于集群意識特別強烈時期的青年人呢。(摘自金馬《A君,聽說你踏上了改革之路》)
③一位哲人說,人生的悲劇大半是不會笑造成的。怨不得天,尤不得人。多愁善感的,懷才不遇的,身殘贅心的,改革受壓的——笑的藝術是揉碎黑暗,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摘自蘇開《笑吧,給時代一束朝霞》)
④“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當一種看法得到附和固然高興,有不同音調也是一種愉快,尤其是爭辯后的思考,往往有出其不意的長進,我與小野先生就因為有不同見解成為摯友,交往25年。(摘自劉志琴《不拘一格求真知》)
⑤人之交友出于天性,“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為的是人生路上能有幾位同行的伙伴,走得不寂寞,如周華健的歌聲:“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摘自朱少飛《一聲朋友你會懂》)
上一篇:《鶴鳴于九皐》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