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貴絕所無益而審所有益。問:“何謂絕無益?”曰:“學無益,勿習也;言無益,勿道也;事無益,勿為也;人無益,勿與也;物無益,勿好也。”“何謂審有益?”曰:“或益于德,或益于身,或益于家,或益于世。夫益于德,無弗務其三者,益此或以損彼,是故以義審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徐禎稷 《恥言》,疾惡向善類名言句子
圣賢之人注重杜絕那些不好的事物而能審明好的事物。 有人問:“什么是杜絕不好的事物?”回答說:“學問沒有好處,就不要去學它; 語言沒有好處, 就不要說它; 事情沒有好處, 就不要去做它;結交某人沒有好處,就不要去結交他;某一事物沒有好處,就不要去喜歡它。” 問: “什么叫審明好的事物?” 回答說: “或者對品德有好處, 或者對自己有好處, 或者對家庭有好處, 或者對后代有好處。 去做對品德有好處的事, 又不能不做其他三方面的事, 以免對某些方面有好處又要損害別的方面, 因此要根據義理去審明它。”
上一篇:《德高者歸,言高者違,才高者雄,色高者窮,節高者服,氣高者僇(lu陸).故士崇其德而訥其言,豐其才而鋤其色,勵(礪)其節而平其氣,故能成天下之大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