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傲類名言賞析
《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于彼,妄則無害于身,又何反報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毀: 詆毀。當: 前一個“當”意謂應當; 后一個“當”(dang) 意謂合宜。退: 返。妄: 不實。
句意 有人或許詆毀自己, 應當返而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自己有做錯的事情, 那么別人的指責是合適的; 如果自己沒有做錯的事, 那么別人的指責是不實的。指責合適就不應怨恨別人, 指責不實則對自己無妨, 又何必要報復別人的指責呢?
《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妄矣。當則無怨于彼,妄則無害于身,又何反報焉?》出自:三國·魏·王昶《家誡》
上一篇:《夫立功者有二難:功就而身不退,一難也;退而不靜,務伐其功,二難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聞人毀己而忿者,惡丑聲之加人也;人報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諺曰:“救寒莫如重裘,讓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