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大樹 可笑不自量
【本書體例】
【原文】:
調張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 ……………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
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
惟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
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
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
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
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兩翅,撲逐出八荒。
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
剌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
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裹。
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
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頑。
【原文作者】:韓愈
【原文出處】: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中華書局1979年版3814頁。按:第十四句“磨”一作“摩”。
【詩話】:
0684 元稹作李、杜優劣論,先杜而后李。韓退之不以為然,詩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何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木,可笑不自量。”為微之發也。(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歷代詩話》本)
0685 元微之作李、杜優劣論,謂太白不能窺杜甫之藩籬,況堂奧乎!唐人未嘗有此論,而稹始為之。至退之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則不復為優劣矣。洪慶善作《韓文辨證》,著魏道輔之言,謂退之此詩為微之作也。微之雖不當自作優劣,然指稹為愚兒,豈退之意乎?(宋周紫芝《竹坡詩話》)
0686 杜甫、李白以詩齊名,韓退之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似未易以優劣也。然杜詩思苦而語奇,李詩思疾而語豪。杜集中言李白詩處甚多,如“李白斗酒詩百篇”(1),如“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2),“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3)之句,似譏其太俊快。李白論杜甫,則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似譏其太愁肝腎也。杜牧云:“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天外鳳凰誰得髓,何人解合續弦膠。”(4)則杜甫詩,唐朝以來一人而已,豈白所能望耶!(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一,《歷代詩話》本)
0687 韓退之《調張籍》詩曰:“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魏道輔謂高至酌天漿,幽至于拔鯨牙,其用思深遠如此,彼獨未讀《送無本》詩爾。其曰:“我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蛟龍弄牙角,造次欲手攬。眾鬼囚大幽,下覷襲元。”言手攬蛟龍之角,下覷眾鬼之
,皆難事,而無本勇往無不敢,蓋作文以氣為主也。則《調張籍》之句,無乃亦是意乎?(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二,《歷代詩話》本)
0688 《丹陽集》云:張籍,韓愈高弟也。愈嘗作《此日足可惜》贈之,八百余言。又作《喜侯喜至》之篇贈之,二百余言。又有《贈張籍》一篇二百言。皆不稱其能詩。獨有《調張籍》一篇,大尊李、杜,而末章有“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之句。……(清孫濤《全唐詩話續編》卷上)
注:《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見《全唐詩》三百三十七卷。
0689 李太白當王室多難、海宗橫潰之日,作為詩歌,不過豪俠使氣、狂醉于花月之間耳,社稷蒼生,曾不系其心膂。其視杜少陵之憂國憂民,豈可同年語哉?唐人每以李杜并稱。韓退之識見高邁,亦惟曰:“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無所優劣也。至本朝諸公,始知推尊少陵。東坡云:古今詩人多矣,而唯以杜子美為首,豈非以其饑寒流落,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八)
0690 有人議論唐人選唐詩不甚佳。余曰:前人畢竟不同,切勿管中窺豹。假如韓昌黎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后人那得知之?若得知之,必不致以氣息都盡者為大家也。要知清溪幽澗,雖則照人凜冽,實未可與龍門、碣石相比。(清薛雪《一瓢詩話》五十七)
詩話另見 0723
上一篇:《藍水遠從千澗落 玉山高并兩峰寒》詩詞名句鑒賞
下一篇:《蛺蝶飛來過墻去 卻疑春色在鄰家》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