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明主棄 多病故人疏
【本書體例】
【原文】:
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 ……………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原文作者】:孟浩然
【原文出處】: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中華書局1979年版1651頁。第四句“多”一作“臥”,第五句“老”一作“去”。第七句“寐”一作寢”。末句“窗”一作“堂”。
【詩話】:
1107 襄陽詩人孟浩然,開元中頗為王右丞所知。句有“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者,右丞吟詠之,常擊節(jié)不已。維待詔金鑾殿,一旦,召之商較風雅,忽遇上幸維所,浩然錯愕伏床下,維不敢隱,因之奏聞。上欣然曰:“聯(lián)素聞其人。”因得召見。上曰:“卿將得詩來耶?浩然奏曰:“臣偶不所業(yè)。”上即命吟。浩然奉詔,拜舞念詩曰:“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上聞之憮然曰:“聯(lián)未曾棄人,自是卿不求進,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歸南山。終身不仕。(唐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1108 孟浩然入翰苑訪王維,適明皇駕至,浩然倉黃伏匿,維不敢隱而奏知。明皇曰:“吾聞此人久矣。”召使進所業(yè),浩然誦:“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明皇曰:“我未嘗棄卿,卿自不求仕,何誣之甚也?”因命放歸襄陽。世傳如此,而《摭言》諸書載之尤詳。且浩然布衣,闌入宮禁,又犯行在所,而止于放歸,明皇寬假之亦至矣,鳥在以一棄字而議罪乎?(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歷代詩話本》)
1109 孟浩然詩云:“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唐玄宗聞之曰:“卿自棄朕,朕何嘗棄卿?”孟貫詩:“不伐有巢樹,多移無主花。”周世宗聞之曰:“聯(lián)伐叛吊民,何謂有巢無主?二子正坐詩窮,所謂轉(zhuǎn)喉觸諱者也。(宋佚名《漫叟詩話》二五,《宋詩話輯佚》本)
注:孟貫《贈棲隱洞譚先生》:“先生雙鬢華,深谷臥云霞。不伐有巢樹,多移無主花。石泉春釀酒,松火夜煎茶。因問山中事,如君有幾家。”(全758)
1110 開元天寶之際,孟浩然詩名籍甚,一游長安,王維傾蓋延譽,然官卒不顯何哉?或謂維見其勝已,不肯薦于天子,故浩然別維詩云:“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史載維私邀浩然于苑,而遇明皇,遂伏于床下。明皇見之,使誦其為詩,至有“不才明主棄”之句,明皇云:“卿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因放還。使維誠有薦賢之心,當于此時力薦其美,以解明皇之慍,乃爾嘿嘿,或者之論,蓋有所自也。厥后雖寵鳳林之墓,繪孟亭之像,何所補哉!(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八,《歷代詩話》本)
注:孟浩然《留別王侍御維》詩句,詩見0871注。
1111 《歲暮歸南山》,絕不怒張,渾成如鐵鑄。“北闕休上書”,喚起法。“不才明主棄”,極得意句,卻是蹭蹬之由,令人浩嘆。詳文義,本是謙詞,絕非怨望,明皇不收,尚是皮相詩人。“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惟不寐才覺窗月之虛,虛者無人相賞也。(清張謙宜《齋詩談》卷五)
1112 襄陽《歸南山》詩,全章淺率,不待吟諷,不特誦之帝前,見野人唐突,只就詩論詩,殊違雅致,無足錄也。后人翻緣勿遇之故,不忍遺棄,亦襄陽不幸中之幸矣。(清周容《春酒堂詩話》)
1113 唐玄宗見青蓮“飛燕新妝”詩而能不怒,見襄陽“不才明主棄”句而怒之,此所以為命也夫。(清周容《春酒堂詩話》)
注:“飛燕新妝”指李白《清平調(diào)詞三首》: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二、“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欄干。”(全164)
1114 已蒼先生嘗誦孟襄陽詩:“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云:“一生失意之詩,千古得意之句。”(清顧嗣立《寒廳詩話》十一)
1115 王右丞私邀孟浩然于苑中,明皇微特不之罪,反使誦詩,千載奇逢。至詩句忤旨,乃其命也。葛常之謂右丞不于此時力解明皇之慍,為忌其勝己,故不肯薦。請問“不才明主棄”句如何解?此等論言,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清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
詩話另見 0055
上一篇:《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詩詞名句鑒賞
下一篇:《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