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名言名句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譯文如下:
(五章)
天地沒有仁慈的心,任憑萬物自然消長,而不加管束。
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天地讓萬物隨意發展優勝劣敗,弱肉強食,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不仁,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仁。
“芻狗”是用芻草扎成的狗,古人用來殉葬。最先,用來裝飾祭祀儀式的神壇,祭祀以后,就棄之荒野。本來,芻草做的東西,就無所謂寶貴或不寶貴,它的價值順應自然環境的變遷,有時被看得很寶貴,有時又不被重視;所以“為芻狗”就是聽其自然的意思。
上一篇:《無名天地之始。》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