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門人曰:“汝等于書不見意趣,如何好;不好,如何得?某平生無過人處,只好看書。憂愁非書不釋,忿怒非書不解,精神非書不振。夜讀不能罷,每先息燭,始釋卷就寢。汝等求之,但得意趣,必有手舞足蹈而不能已者,非人之所能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顏元《言行錄》,貴教尊學類名言句子
(顏元) 對他的弟子們說: “你們對于讀書不知道去了解它的思想和旨趣,這怎么能喜歡讀書呢? 不喜歡讀書,怎么能有所收獲呢? 我平時沒有超過別人的地方,只是喜歡看書。不讀書就不能消除我的憂愁和憤怒,不讀書就不能振奮我的精神。在深夜讀書時不知休息,每次都是蠟燭燃完先熄滅后,才放下書卷上床睡覺。你們讀書尋求知識,只要能看到書中的思想和旨趣,一定會有高興得手舞足蹈不能停下的感覺,這些不是他人能體驗到的。”
上一篇:《既明其理,尤詳其事,君子之所以耄(mao茂)而好學,有余善以及天下后世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水泉溉,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