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至猛也,可威而服。鹿至麤(cu粗)也,可教而使。木至勁也,可柔而屈(曲)。石至堅也,可柔而用。況人含五常之性,有善可因,有惡可攻者乎?人之所重,莫重乎身,貴教之道行,士有仗節成義死而不顧者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晉·傅玄《傅子·貴教篇》,貴教尊學類名言句子
老虎非常兇猛,但可以靠威力來懾服它。鹿非常敏捷,但可以靠教化來驅使它。樹木非常直硬,但可以通過火烘來讓它彎曲。石頭非常堅固,但可以通過鑿刻來加以利用。何況人有著仁、義、理、智、信的本性,可以借鑒別人的優點去改正自己的缺點呢?人們所重視的,沒有比自己的品行更重要的了,重視教育的做法能夠推行開來,就可以產生為保全氣節死而不惜的人。
上一篇:《夫風化之本在于正人倫,人倫之正在乎設庠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自古開物成務,必以教學為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