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凡有大才者,其可以小知處必寡,其瑕疵處必多,非真具眼者與之言必不信。當此數(shù)者,則雖大才又安所施乎?故非自己德望過人,才學冠世,為當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李贄 《焚書·寄答京友》,說賢論才類名言句子
凡是有大才的人,他們能夠讓人稍微了解的地方必定很少,而小毛病一定很多, 不是真正具有慧眼的人跟他們交談, 一定不會信任他們。 有以上特點的人, 他們雖然是大才又能在什么地方使用他們呢? 所以說, 自己不是德行、 聲望超過一般人, 才學特別出眾, 并被當權者所倚重信賴, 是不容易使人信任和起用的。
上一篇:《夫才有巨細,巨才方可稱才也.有巨才矣,而肯任事者為尤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學者處事處人,先要識個禮義之中正.這個中正處,要析之無毫釐(li厘)之差,處之無過不及之謬,便是圣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